唐代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政策,对儒、释、道三教都予以扶持,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。麟德二年(665年),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,自东都洛阳出发封禅泰山,打破了历代帝王通常自兖州而东的东封路线,自齐州(济南)而南,先至灵岩寺拜佛,后到泰山祭典。可见灵岩寺当时在佛教寺院中的显赫地位,此举也扩大了灵岩寺在全国的影响。
佛教禅宗奉弘忍(602~675年)为五祖。弘忍死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。南宗以慧能为代表,提倡“顿悟”说,主张无须长期修行,只要一旦领悟佛性便可成佛。北宗以神秀为代表,则提倡“渐悟”说,认为必须通过长期修习才能逐步把握佛理而成佛。这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传统说法。
大足元年(701年)武则天召请禅宗北派领袖神秀入洛阳。此后神秀往来两京,受到朝野信徒的崇奉,被推为“两京法主,三帝(武后、中宗、睿宗)门师”(张说所撰《大通禅师碑》)。神秀死后,众弟子在北方广大地区继续传授北宗禅法。其中一位俗姓王氏的兖州降魔禅师,遵奉师命来到灵岩寺,数年之后从者云集。
据天宝(742—755年)末年进士封演所著《封氏闻见录》记载;降魔禅师要求跟他学禅的人,务必长时间的不睡觉,不吃晚餐,静坐苦思,以体悟佛理,息灭妄念,但许其饮茶提神。后来这些学禅者走到哪里都怀挟茶叶,到处煮饮。社会上“转相仿效,遂成风俗”,自山东、河北渐至洛阳、长安。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,不论和尚、道士还是世俗之人,皆“投钱取饮”。
在此之前,北方很少饮茶,甚至鄙视饮茶。北朝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》记载;北魏时王肃从江南来到北方,因饮茶甚多,洛阳城中的士大夫给他起了个绰号叫“漏卮”(填不满的酒器)。孝文皇帝问他,“茶水的滋味比羊奶如何?”王肃迎合皇帝的心理,答道,“茶水和羊奶不可相提并论,茶水只配作羊奶的奴仆。”于是,人们便称茶水为“酪奴”。有个官员叫刘缟,仰慕王肃的风采,专门学习饮茶。彭城王讥笑他,“你不追求王侯的各种珍羞美味,却喜好下等人如遭水灾的饮茶习惯。古代有专门喜欢别人身上的狐臭味,而昼夜追随不肯离去的人,你就同他一样啊!”当时王公大臣的宴会上虽然备有茶水,都以饮茶为低贱而不屑一顾,只有江南归降的人饮用它。
至唐代,灵岩寺竟能轻而易举地改变了北方的风俗,足见其对唐代社会影响之大。北方盛行饮茶后,茶叶生意随之空前兴隆,茶商舟车相继将茶自江淮运至北方,品种繁多,堆积如山。风气迅速播及塞外,西北地区回纥等少数民族入朝,也用名马到市上换茶。自德宗建中元年(780年),官方开始征收茶税,税率为10%,一年收入达40万贯,以后每年都有增加,茶税遂成为朝廷财赋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。
唐代以前,人们饮茶的主要方法,一是烹茶时加以粟米、调料等煮成粥状,此称羹饮法;二是将茶叶制成茶饼,饮时捣成末,冲沸水,再放入葱、姜、桔子等。相传,陆羽著《茶经》而首创煎茶法,即煎煮茶叶不加其他,品尝茶叶本味。陆羽生于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上元(760~761年)初年隐居苕溪(属浙江湖州)时方写《茶经》。所以,据《封氏闻见录》可知,煎茶法在陆羽之前已经创立,且流行全国。《封氏闻见录》全书不涉及荒诞怪僻之事,所记大多详核,论辨精审。宋代欧阳修、宋祁所撰《新唐书·陆羽传》即有大段文字转抄自《封氏闻见录》。